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崙背的發展歷史脈絡及軌跡

  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庄」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就是最有力的佐證,且讓我們進入崙背地區的發展脈絡。

 

行政沿革

1.明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放棄澎湖轉據台灣,原來是做為買賣基地,並沒有墾荒務農的意思,當時糧食全靠日本,南洋等地接濟,直到明崇禎八年(西元一六三五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台灣長官才決定就地生產糖、米,並從大陸招徠農民,成為台灣墾手籌資,招佃開墾制度的濫觴。

 

2.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延平郡王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後,宣稱台灣為東都明京,改荷人建築的熱蘭遮城為安平鎮作為官邸俗稱王城,改普羅民遮城(今台南赤崁樓)為承天府,作為施政中心,派任楊朝棟為輔尹管理全島政務,承天府之下,設天興,萬年二縣,其治台體系為一府二縣,鄭成功派莊文列為天興縣知府,值管北路(台南以北一帶),派祝敬如為萬年縣之府,值管南路(台南以南一帶),此時雲林崙背地區隸屬天興縣。

 

3.永曆十六年五月八日鄭成功罹風寒病逝,長子鄭經繼王位,二年後將東都改稱東寧,原之承天府不變,天興、萬年兩縣提升為二洲,增設北路、南路、澎湖三安撫司,當時雲林仍隸天興洲,但實際上明鄭治台二十二年期間,尚無力經營西螺、二崙、崙背等三鄉鎮地區,唯在文獻上已可找到鄭成功派兵屯田崙背豐榮村(當時稱貓兒干社)的紀錄。

4.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廷派水師都督施琅攻台,明鄭幼王鄭克塽在閏六月五日降清,施琅在八月二十三日將鄭氏一家人遣回其故居福建南安,二十三年四月,施琅向清廷奏准建置台灣府,隸屬福省台廈兵備到之下,並改鄭氏治台期間的天興洲為諸羅縣,時西螺、二崙、崙背等地區並稱布嶼稟堡,後稱布予堡,隸諸羅縣。

 

5.康熙末年因諸羅縣移民大量增加,諸羅縣地區急速開發,在諸羅縣內新設彰化縣及淡水廳,這時虎尾溪北至大甲溪南一帶改隸彰化縣,西螺、二崙、崙背三鄉鎮屬彰化縣管轄,分稱西螺堡(西螺)、布嶼堡(含二崙、崙背)。

 

6.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行政區略作調整增設台北府,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四月台灣建省在中部地區新設台灣府,就台灣府改為台南府,將彰化縣東北地區一帶增設台灣縣及苗栗縣,虎尾溪北一帶新設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地區脫離彰化縣改隸雲林縣,分稱西螺堡、布嶼東堡(二崙)、布嶼西堡(崙背)。

 

7.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即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由日本接管台灣之後施行軍政,將清末時的台北府改稱台北縣,台灣、台南,二府改為民政支部,縣下設之廳,民政支部下置出張所(即辦事處),雲林縣就改稱為雲林出張所,其之下堡名及區域都未予調整。

 

8.日明治三十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五月三日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新到任時,規劃台澎為六縣三廳,即台北、台南、台中三縣、澎湖一廳外,增設新竹、嘉義、鳳山三縣及宜蘭、台東二廳,這時雲林縣疆域屬嘉義縣,縣下設斗六、西螺、土庫,北港,四辦務署,署下設堡,當時布嶼堡含今二崙、崙背、褒忠屬土庫辦務署;明治三十一年二月,兒玉源太郎接任第四任台灣總督,六月八日調整全島六縣三廳為三縣三廳,即台北、台中、台南三縣,宜蘭、台東、澎湖三廳,當時雲林又改隸台中縣,縣市至斗六及北港兩辦務署,稱為步嶼堡的二崙、崙背受北港辦務署管轄。

 

9.日明治三十四年,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有實行地方行政大改革,全島劃設二十廳,布嶼堡(今之二崙、崙背)隸斗六廳,明治四十二年(一九0九年)台灣行政區域又重新調整,廢斗六廳,改分為斗六、土庫、西螺、北港、下口湖五支廳,當時二崙鄉稱為油車區屬於西羅支廳,日大正九年(一九二0年)十月行政區域再經大幅度調整,一直維持到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前一日而止,此時雲林地區的新庄劃分如下:斗六郡管轄斗六街、古坑、斗南、大埤、莿桐四庄;虎尾郡管轄西螺街及虎尾、土庫、海口、二崙、崙背五庄;北港郡管轄北港街及四湖、元長、口湖、水林四庄。

 

10.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此時雲林地區各鄉鎮仍隸屬台南縣,民國三十八年台灣省政府擬具行政區域調整方案,三十九年九月八日正式公佈施行,雲林縣再度復生,下轄斗六市、古坑鄉、林內鄉、斗南鎮、大埤鄉、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並劃分為十四村)、麥寮鄉、莿桐鄉、東勢鄉、虎尾鎮、土庫鎮、褒忠鄉、東勢鄉、台西鄉、元長鄉、北港鎮、四湖鄉、口湖鄉、水林鄉等-二十鄉鎮市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