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地形:本鄉緊鄰濁水溪,即彰化縣雲林平原西部由東向西傾斜的濁水溪沖積平原上,地勢平緩,全境標高最高處為二十一公尺,最低處為七 公尺,地形略雨鞋狀,或稱海棠葉狀。 
 

2.地質:彰化雲林平原為現代沖積岩所形成,由土、沙礫研所組成。 
 

3.土壤:境內土壤為濁水溪沖積土,由河流沖積及谷底沖積合成,成土時間較新,屬黏板岩與砂頁岩混合碳性沖積土,即俗稱鹽土,含可溶鹽類土壤,但以砂質壤圖為主,土壤肥沃,適宜耕作。 
 

4.氣候:本鄉氣候屬於冬季乾旱、夏季濕潤,全年年平均雨量介於一千至一千五百公釐間,集中在四月至九月,而十月至一年四月為乾旱期,乾旱期與量僅及全年雨量十分之一,每年十月起本區開始颳起東北風,風力強大,境內常有塵沙飛揚,本鄉因位於西部海岸平原區,全年平均溫度約在攝氏二十點四度,月平均最高溫為七月份,平均溫度為攝氏二十九點三度,最低溫度為一月,平均溫度為攝氏十七點四度,唯近來受溫室效應影響,溫度有逐漸上升趨勢。由於農村謀職不易,鄉內人口外流嚴重,加上本地冬季時,東北季風強大,舊時居民,常會在農田或房舍北面種植整排樹木,主要選種木麻黃、竹子居多,以阻擋風勢,成為本地最常見的住家景觀。 
 

5.水流:

(1)濁水溪

  濁水溪源發於玉山北麓的陳有蘭溪及玉山溪南的沙里仙溪,在南投縣東埔匯合成濁水溪,流到雲林縣林內鄉與彰化縣二水鄉之間,與清水溪匯合,成濁水溪入海,全長一百七十六公里,河道曾數度變遷,從中央山脈奔流而下,滔滔滾滾,流經嘉義、南投、彰化、雲林四縣,是全省最長的河川,濁水溪流入雲林縣後,成為雲林縣的主流。

  濁水溪在縣內流經林內鄉、莿桐鄉、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麥寮鄉等,至麥寮鄉許厝寮進入台灣海峽,在雲林縣境內的長度約四十公里,多為沿線鄉鎮的灌溉水源,是雲林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助力。

  濁水溪因為溪水混濁而得名,而溪水挾帶大量的泥沙,溪水氾濫時、形成肥沃的淤積土,然而滾滾的濁水卻讓老百姓又愛又怕,因為早期大水一來,溪水暴漲氾濫成災,有如猛獸,平時溫柔可親的濁水溪,頓時變得殘忍無情,破壞無數良田。甚至奪走農民寶貴的生命,但如果缺少了濁水溪,農民將無水灌溉,失去生計源頭。

  尤其濁水溪特有的黏質土壤,飽含豐富的有機礦物質,灌溉農田就能長出品質全國最好的「濁水米」,而濁水溪的河床,有四公尺高,比海水潮位高,加上水量變化劇烈不穩定,近年來更因經濟開發,需要大量的砂石建設,濁水溪擁有源源不絕的砂源,有如挖出不盡的黑金,更吸引許多人到此盜挖、濫採砂石,由於不甚嚴重且過度的挖採砂石,河床開始有下降的趨勢,如金部分河段河床甚至低於灌溉進水口約一公尺半,如在濁水溪源頭的引吸圳進水口,早就乾涸無水,濁水溪原有豐富多樣的河川生態,早已遭人為嚴重破壞。

  濁水溪流經崙背鄉北邊,與彰化縣為界,距離雲一五四縣道約二公里路程,濁水溪到下游分三流赴海,北為北斗溪,中為西螺溪,南為虎尾溪,日治時期,日人實行水利防洪計畫,一度堵塞北斗、虎尾兩溪,形成西螺溪為濁水溪的主流,水量遽增,河道啦寬,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上游山洪爆發,將濁水溪衝擊成現狀,岸寬約二公里,溪中礫石遍布,沙洲淤積,形成沿線寬廣的高灘沙地。

  早期為防止水患,在濁水溪案興建有一座堤防,因濁水溪淤積相當嚴重,行水區水量越來越少,舊堤防逐漸被樹叢所佔,堤防內自然形成大量可耕的高灘地,沿線農民遂在該處開墾,西螺地區有種植稻米、西瓜,崙背地區則多種植洋香瓜及花生,後來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為了保護這些新耕地,水利單位又再就提北方新建一道堤防,造成現今濁水溪岸有兩道堤防,舊堤防現已被雜草及樹叢佔據,尚可看出大概輪廓,新、舊堤防間的土地,除了農作物外,民國八十年六輕後進駐雲林沿海的麥寮工業區開發後,巨大的高壓電塔,以及沿線各鄉鎮的垃圾掩埋場,也都盤據濁水溪河道旁,另在新堤防內,因同樣產生淤積情形,也有農民開始開墾種植瓜類農作物。

(2)新虎尾溪

  新虎尾溪的源頭在阿里山脈的支脈,叢林內的烏塗子起,往樹子腳、次同的南面,折向西螺鹿場、公館、吳厝、過湳仔、三塊厝、轉崙背、麥寮,最後在台西文港出海,全長約五十公里,流域內大多是農田,灌溉及排水系統密佈,農產品豐富,是米、糖、花生的主要產地。

(3)嘉南大圳

  崙背地區雖然靠近濁水溪灌溉水源尚充足,但因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因此就時常為水旱災所苦,農民看天吃飯,生活相當辛苦,日治時期,日人開鑿兼具排水、灌溉、疏通功能的嘉南大圳,讓乾旱變水田,荒地變旱地,終使雲嘉南三地一躍成全國米倉。

  嘉南大圳,興建於一九二0年,完工於一九三0年,以烏山頭水庫為中心,分南北幹線由各支分線經小給水路灌溉,在整個興建大圳的工程中,就屬開鑿烏山嶺隧道工程最為艱鉅,由於官佃水源不足,大圳工程採用了開鑿隧道貫通烏山嶺方式,讓曾文溪由隧道匯入官佃溪中游溪谷。

  嘉南大圳的灌溉系統包括取水、給水、排水、防潮疏洪等設備工程,其中給水工程就是今日在農田邊常見到的水圳灌溉渠道,灌溉渠道方面總共建造了約一千四百一十公里長的給水路,給水路主要分幹線、支線與分線三種,幹線總共三條,分別是濁幹線、北幹線、及南幹線,把嘉南平原灌溉區域區分為三個大區塊,灌溉用水由珊瑚潭匯入幹線→支線→分線,再藉由小給水路流入各灌溉農田,灌溉過的水,經由排水路匯集,最後注入大海,形成綿密的灌溉網路。

  在雲林縣方面,則是在新莊子附近攔截濁水溪水,經各灌溉渠供田間灌溉,稱為濁幹線,濁幹線系統自一九二四年開始供水,當時為配合糖業政策,實行三年一作的輪耕制,日治時期,水田種稻米,旱地種甘蔗,都為供應本本土物質,直至戰後,濁水溪沿線才有洋香瓜與蔬菜的大量種植。

(4)灌溉水來源:

(4–1)地面水來源:三年輪灌區水源自新虎尾溪引入新虎尾溪別線,在輸送至三塊厝分線、崙前支線、貓兒干支線,輸送至各中小給水路注入農田。
(4–2)深淺井:為補充地面水的不足,下內共開發地下深淺井二十二口。
(4–3)迴歸水利用補灌:五魁、鹽園、枋南,等部落屬兩期作,利用八角亭線的迴歸水設施,近幾年由於農漁民超抽地下水,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嚴重,崙背地區受惠於濁水溪,源源不絕補注地下水,尚無地層下陷之憂,只是面對水資源的珍貴,濁水溪的水源,仍需珍惜與妥善利用。

另根據雲林鄉土史料記載,崙背鄉東西向的給水溝渠有八侑圳、嘉南大圳、引西圳,較大的排水設施有草湖大排、西庄仔大排、南崙前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