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千巧谷牛樂園

千巧谷

05-6969845

雲林縣崙背鄉羅厝村東興182-32號

上午9時~晚上7時(例假日至晚上8時)

 

阿勸村順天宮

阿勸村順天宮

鹽園順天宮所供奉的關聖帝君以前為李姓人家私人所供奉,散村後搬到鹽園後變為公有所供奉祭拜。

 

草湖村拱后宮

草湖村拱后宮.JPG

清同治十一年,歲次壬申(西元1872年)呈麥寮拱範宮祖廟,分靈二媽尊神渡本宮鎮守,地方父老遂興起籌建廟宇並恭雕配奉五府千歲、開台聖王、太子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尊神,朝夕恭拜。復於民國三十四年,歲次乙酉(西元1945年)恭請祖廟四聖駕靈擇吉舊復於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己未(西元1979年)春月同舉地方信徒擬議及地方大德資助依原舊址座落擴建,侍為現今規模。

 

大有村永安宮

大有村永安宮

在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信仰恢復自由,本庄所崇拜的「玄天上帝」,尚寄居於本村陳家公廳,因此,村民倡議建廟,終於在光復之初,經濟困難下,刻苦的在民國三十八年建廟委員會成立,公推陳章先生為主任委員,領導村民開始建廟,於民國四十年歲次,辛卯年完成入火安座,經委員會的討論及上帝的認可命名為「永安宮」。

 

豐榮村綠色隧道

豐榮村綠色隧道.JPG

位於本鄉縣154線與雲13線交接處開始,沿線貫穿本鄉舊庄村與豐榮村,兩側種植一段約2公里之孟加拉榕,本段樹木枝葉交織生長,連成一片綠棚,為名符其實的『綠色隧道』!本鄉於民國98年舉辦崙背鄉洋香瓜節,以活動帶領附近聚落的發展,進而引起對該地景觀之重視。且於民國100年啟用位於隧道北側自行車道,提供本鄉鄉民及外來遊客休閒好去處。

 

東明村奉天宮

東明村奉天宮

東明、西榮、南陽三村守護神,為崙背鄉內歷史最由久的廟宇。創建於清嘉慶二年,至今已超過二百年的歷史,奉祀主神為天上聖母,本宮創建過程,根據廟志記載,在清嘉慶初年,因本地連年苦旱欠收,加上瘟疫流行,庄民瀕臨疾病交迫,人心惶恐之際,庄內有心人士才提議,迎請笨港朝天宮天上聖母聖駕遶境驅邪,祈安植福,在媽祖神威顯赫下,三日後疫疾頓然消失,萬物回春,於是庄民集議興建一座竹茅廟宇奉祀,嘉慶二年竣工,定名「奉天宮」。

 

東明村天衡宮

東明村天衡宮

創建於民國六十一年,主祀玉皇大帝,俗稱天公,是台灣通俗信仰中至高無上的神明,古來就深受萬民崇敬,另主祀瑤池金母,是女神至尊,又有西王母、王母娘娘、西華金母等尊稱。由於該宮的創建年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時,本宮雕樑畫棟,極為壯觀,建築及設計較現代化。

 

枋南村新庄山宮

枋南村新庄山宮

 

豐榮村泰安宮

豐榮村泰安宮.JPG

清康熙年間,陸續隨鄭成功台台開拓者日眾,相傳自大陸度台到本庄凱拓的始祖,奉請朱、溫、趙三尊王爺隨身護航,抵達本地後最初以民宅供奉膜拜,志清光緒十九年,庄民有建廟之議,才創建一座廟宇在現址,命名「泰安宮」。

 

港尾村順天宮

港尾村順天宮.JPG

順天宮是港尾村的守護神。根據該宮沿革誌記載,該宮主要奉祀關聖帝君,正中位尊奉「關聖帝君」、右方位為「五穀宮」、左方位「註生娘娘」,其中主神關聖帝君是在清康熙年間由先民遠自福建省善安縣迎祀來台,原有三尊泥塑金身,後有二尊被迎奉志崙背鄉鹽園順天宮及舊田心部落。

 

港尾村武術公園

港尾村武術公園.JPG

人民休閒的最佳場所,擁有小水池可以提供人民欣賞魚、盪鞦韆提供小孩遊憩的好場所。

 

舊庄村拱后宮

舊庄村拱后宮.JPG

根據廟誌記載,民國二十年,舊庄村發生瘟疫,民不聊生,當時的保正林志九發起迎麥寮拱範宮天上聖母鑾駕繞境驅邪,後來瘟疫盡除,村民安居樂業,另大家非常感謝,遂雕金身在林府上。

 

崙前村順天宮

崙前村順天宮

落成大約7、80年,供奉的神明有「天上聖母」以及「朱府千歲」,聽老一輩的人說,以前用盤子來擲杯都不會破。 順天宮的前面有一個湖,人們說,湖就像一個硯台,而後面的竹子就像毛筆一樣,由於有這樣的地理風水,讓當地的人都很會唸書。

 

羅厝村啟安廟

羅厝村啟安廟

傳說有一個生意人撿到骨骸接著用草蓋一間廟宇,然後有很多村民下願,結果很靈驗,每一個人都完成自己的心願,接著人民紛紛蓋一間大廟宇來還願。

 

悠紙生活館

悠紙生活館

《悠紙生活館》是一家觀光工廠,位於崙背鄉南光路390號,舊台19線47.3公里處,交通便利停車方便。是觀光遊覽的好趣處,適合親子DIY,學校戶外教學,更適合慢慢欣賞紙創意,來崙背一定要來逛一逛悠紙生活館。 
《悠紙生活館》是榮星紙業由傳統包裝紙箱,發展為文創產業所成立的觀光工廠,瓦楞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顛覆一般人對於瓦楞紙的概念,悠紙生活館以瓦楞紙開發各式樣的紙玩具產品有『搖搖馬』...,也結合在地宗教信仰文化開發『紙愛媽祖』,還有很多DIY及戶外教學產品,更將崙背鄉的特色產品:客家開口獅、洋香瓜、乳牛、錦鯉魚、布袋戲…都用瓦楞紙展現出來。 
悠紙生活館提供瓦楞紙餘料給在地學校作藝文創作,競賽得獎作品展示於館內,館外還有一座用瓦楞紙仿西螺大橋製做的悠紙大橋。還舉辦網路全省性的搖搖馬彩繪比賽,以及暑假最讚…等活動,歡迎各地遊客來崙背悠紙生活館遊覽。 

網址:http://www.ccpaper.com.tw/

 

南陽村昇平戲院舊址

南陽村昇平戲院舊址.JPG

昇平戲院於民國40幾年建立的光復時期為竹搭的戲棚,因為時代不同而淘汰。主要演出的為歌仔戲以及布袋戲,大約一個月兩部歌仔戲,是一座電影、歌劇交替的戲院。

 

水尾村天主教堂舊址

水尾村天主教堂舊址.JPG

當時有一員林陳姓教友【人稱:老薯伯】常來崙背鄉水尾村販賣雜貨,因此便藉機向村民介紹天主教的道理,該村有位名叫鍾欽的先生,經他的講解感覺天主教之精神確實相當崇高,乃熱心研究教理並經常到樹仔腳聽洪羅烈神父講道,不久鍾欽老先生一家四口領洗歸依 聖教乃本堂第一代的教友,鍾欽老先生等人領洗後熱心侍主,並於1906年5月親自至樹仔腳天主堂,向本堂洪羅烈神父請求在水尾村設立講道所,當時剛好張茂榮先生也在場,張先生馬上向洪神父請命願意到水尾開教,蒙洪神父同意,隔天清晨,鍾老先生等便趕著牛車來到莿桐鄉的樹仔腳天主堂,接張茂榮先生到水尾上任(按張茂榮先生係張欽真神父之令祖父,原係長老教會牧師,後歸依天主教),張茂榮先生奉命到水尾設立道理廳後立即展開傳播主福音的工作,在鍾氏教友家族的努力及張先生披荊斬棘的拓展下福音的種子逐漸萌芽,也為 崙背天主堂日後之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直到1934年經德增輝神父的建議及水尾教友的協 助才正式建築小聖堂。 

1958年10月2日狄神父奉調至桃園傳教由郭欽三神父接任本堂並兼管二崙、麥寮兩鄉鎮之教友 。 
1963年中郭欽三神父他調,郭先廣神父繼任本堂。 
1964年1月郭先廣神父調任台南永康天主堂。 
牛會卿主教派劉道全神父於堂年1月15日接任本堂,劉神父到任後努力傳教並與教外人士建 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因此教務蒸蒸日上,教友人數激增,原來的舊聖堂已顯不敷使用,劉神父 經徵得牛主教的同意,費盡心力的籌募經費,興建了一座佔地約45坪的大聖堂,新聖堂於 1968年6月15日落成祝聖啟用,同年,劉神父亦在崙背鄉水尾村(即本堂開教原始地)重建 小聖堂一座並於1968年12月25日祝聖啟用,隸屬於崙背天主堂的分堂(水尾)這個古老的村 庄真是一個特別蒙天主祝福的【所在】在近百年前,天主就揀選這個純樸的村落做為傳播福音的據點,水尾的教友確實也沒讓天主失望因著他們的熱心與好榜樣,讓聖教會繼續在崙背 這個地區發揚光大。 
水尾村前後產出一位主教、三位修女(即鍾安住主教,現任嘉義教區主教鍾瑞淑修女、鍾瑞 容修女、李佳白修女)堪稱是聖召的搖籃。本庄教友至今仍保有教會良好的傳統,每晚皆扶老攜幼齊聚小聖堂恭唸玫瑰經及晚課,他們期盼將這寶貴的信仰深深札根於代代子孫的心坎中。 
2009年2月28日趙士儀神父奉調東石天主堂,遺缺由西螺天主堂徐景山神父兼任本堂第七任主任司鐸,於同日晚間在鍾主教見證下辦理交換,並由教友及地方人士共同舉辦迎新送舊晚會。 

 

水尾村欣昌錦鯉場

水尾村欣昌錦鯉場.JPG

欣昌錦鯉魚養殖場佔地約三公頃,所飼養之錦鯉魚數量近十萬隻,不論在品質和數量上,都可說是台灣錦鯉養殖業領導的模範指標,園內的養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外銷至東南亞以及歐美等國家。

 

五魁村社區自耕實驗農場

五魁村社區自耕實驗農場.JPG

五魁村社區自耕實驗農場

 

西榮村順安宮

西榮村順安宮.JPG

       順安宮是崙背鄉的三大廟府之一,主要供奉的是王爺,落成於民國66年,由發起人劉枝 先生,為感念張李莫府千歲的神威顯赫、救世萬民的那種神蹟所紀念而成立順安宮,每逢四 月二三、二四、二五、二六,舉行繞境、消災、祈福的慶典。 

  民國六十六年,鄉內鄉民因惡疾纏身,四處求醫無效,聽聞台西府張李莫府千歲神威顯 靈驗,於是前往參拜後,果然病癒,變迎回其分尊祭拜,相傳張李莫千歲,都是唐朝抵抗安 祿山的名武將。

 

詔安客館

詔安客館1     詔安客館2

雲林縣崙背鄉、二崙鄉及西螺鎮是當前「詔安客」分布最大宗之區域,其它地區則零星分布,人數較少。為使詔安客家歷史文化、詔安客語、詔安傳統習俗等世世代代的傳承。藉由詔安客家文化館館舍之經營計畫,除了推動當地社區參與,進而保存客家文物,推廣詔安文化,透過社區營造價值觀念推動客家文化相關活動,深根文化底蘊並以客語教學、志工培訓及客家知性講座暨實作工作坊等活化詔安客家文化。

 

水汴頭社區

水汴頭社區1      水汴頭社區2

水汴頭社區橫跨雲林縣崙背鄉羅厝村與港尾村,是個才100多戶的小社區,水汴頭社區地名中的「汴」就是「堰門」、「水門」之意,專供分水之用,是早期屯墾的農民分配水資源的重要設施,水汴頭就是分水源頭之意,可見水汴頭社區當時崙背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性,而社區中最重要的文化活動,就是數年前重新恢復舉辦的「隘丁寮燈火節」,不僅是社區內的重要活動,家家戶戶共襄盛舉,近兩年更納入客家十二大節慶活動當中,成為雲林縣重要的文化特色。

 

水汴頭崇賢寺

水汴頭崇賢寺1      水汴頭崇賢寺2

崙背鄉港尾村水汴頭莊聚落內的信仰中心為崇賢寺,主祀觀音佛祖,此尊神明俗稱二媽,約於嘉慶24年(1819)自斗六湖山岩分香。早年並沒有固定的祭祀空間,每年元宵節以卜杯擲選4位首事和爐主輪流祭祀。民國70年(1981),才由水汴頭信眾一同集資興建。
水汴頭崇賢寺和二崙深坑聚落佛祖廟有分香子廟之間的關係,每年的農曆元宵夜晚也都會舉行跌米籮問卜儀式,是雲林詔安客庄的一大民俗特色。2017年在神明的指示下,深坑觀音佛祖廟自1916年分香奉祀以來第一次回到崇賢寺進香,已相隔百年之久。
 

港尾七欠

港尾七欠

由西螺七崁發展出來的「七欠」武功,是當地的特色之一。為了將這項傳統藝術傳承下去,社區居民每週固定到東興國小教導小學生開口獅、布雞拳和大鼓陣等傳統民俗技藝。特別是,由社區媽媽組成的大旗隊也常在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動中舉行表演,或參與每年的社區神明遶境進香活動。

 

七崁鐵馬道

七崁鐵馬道

港尾的先人由大陸福建省漳洲府詔安縣來台,分布在西螺、二崙、崙背等二十五個聚落,但開發初期由於盜賊打家劫舍事件層出不窮,因此族人便將二十五村落劃分為七個區,即所謂的七嵌,港尾則是西螺七嵌的尾嵌,族人特地由祖籍地延請功夫師傅廖金生,傳授族人武術,其中的布雞拳十分轟動,而他利用布雞拳所發展出來的開口獅武藝,更是港尾人最引以為傲的傳統文物。

 

港尾土地公

港尾土地公

地歧公廟的由來是,老莿桐樹旁原為廖子等家宅,廖子等懂藥理,會接骨推拿,常為莊人治病,死後由關聖帝君賜封為地歧公神,鄉賢於是就廖子等住宅原走建土确廟供奉,後於民國七十年重建現在這座廟。廟旁的莿桐與廟同時栽種,樹齡達二百年,據傳其根可為藥引。廟前有一魚池,社區人士正積極籌建為休憩功能之觀賞水池,以利老人講古談天。

 

廖家古厝

廖家古厝

據說以前古厝內最多可居住200多人,目前僅剩2老居住,且高齡91歲的阿嬤將搬到台北與子女同住。
古厝內可發現許許多多的寶,如:與公墓合照的老照片、保存良好的臼、劃分土地的界子、屋頂的陶瓦及打草繩的椅子。
 

詔安好伴屋

詔安書坊

客家委員會第2屆「客庄地方創生移居計畫」入選複審名單-台灣第一間客家文化獨立書店-詔安書坊
 

啟安廟

啟安廟

民國初年,有一男子鄭新登在彰化城被土匪殺死,善心人士於路邊搭茅屋安放,有一天,一對夫婦遊走賣雜貨,路經此地,忽見茅屋內有三尊泥土神,為正新登與兩位將軍顯靈,於是將其放在擔子上遊走四方,當走至羅厝現廟址,卻無法再抬動三尊神明,於是在該地搭茅屋安厝,後因神威顯赫,信徒愈來愈多,於民國61年十月十五日改建磚瓦廟宇,更於民國83年修建至現今之規模,初期由眾信徒擲聖杯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祭典,一直舉行至今。